共善社會-美好的環境,需要大家一起來創造!

消費者的自覺→你可以選擇過你的生活
到海生館看孤獨的生物、跟隨潮流買著百年不化的產品、去市場買吻仔魚;剛出生的牛;買小雞蛋(快孵化出來的蛋)、每天一杯手搖飲...

因為你的一個方便、隨便、浪費,造成其他生物的負擔,海龜被吸管戳到需要人類要的幫忙、飛鳥肚子裡都是垃圾...
在人類為王領導地球的同時,活的比人還久的生物,他們的智慧可能都比我們高,而他們的態度是什麼,值得我們深思,是反抗、還是被迫接受?

人知道的東西少之又少
綠農之家 洪輝祥老師【15/10/31】

產地到餐桌是國人最重要改革的一環,一個飲食的系統,把一個農藥藏在它的美味底下來推銷出去,那我們無行當中就已經在破壞我們的身體健康,同時破壞我們的土地,在一個水果誕生的過程,它哺育到的不只是土裡面的菌,還有草地上的昆蟲、鳥類、爬蟲,所以這顆果實不是只有人需要它而已。結果我們近代的農藥,用毒藥把這些菌、蟲全部撲殺,撲殺完後那個毒的食物又回到我們人體。
一個土地的照顧,一個農友的尊嚴,都不應該被犧牲掉、被剝削。所以我們用一個有尊嚴的價格支持農友,農友再去照顧好我們的土地,土地好了之後,好的果實,照顧了全部消費者的健康。
把盈利把在第一位的時候,犧牲掉的是這個社會的幸福、社會的永續,連下一代的未來都會被我們不小心就犧牲掉。

台灣是個熱帶與亞熱帶的區域,結果我們卻引進了非常多寒帶的觀點或溫帶的觀點,來經營我們整個國家的大計。比方說我們放棄了最好的太陽能,然後卻去用危險又髒的核能。
國家的能源竟然是由危險和毒(PM2.5),我們一半的發電廠是由天然氣、燃煤燃石油焦產出,產出二氧化碳或高細懸微粒PM2.5,這都是威脅國人健康的一個無形殺手。如果我們不努力,台灣就會永續的在花大錢去國外消費,買進贓能和危險的能源。那台灣就會永遠被這樣的一個能源波動下影響。
台灣一年的能源支出將近兩兆,兩兆引進台灣之後他就變成一個產物(溫室氣體、細懸浮微粒),還有對於核災的恐懼。
我們假設認識台灣這樣的條件:
1.台灣比日本多55%的日照條件
2.比德國多60%的日照條件
我們竟然把太陽能板便宜的傾銷到日本、韓國跟德國,這真是個災難!因為面板在生產過程有汙染,可是我們卻容許所有的汙染留在本土,然後卻把最乾淨的面板便宜銷售到國外,這是一個國家的國力損失。台灣有條件可以成為能源最自主的國家。
再生能源應該是要替代掉的優先價值,就是不要再去用核能發電,那是來自地獄的科技,你無法駕馭它,連廢棄物都處理不了,廢棄物要幾十萬年才會無害,所以人類目前是沒有能力去控管它的。
再來是贓的能源,交給燃煤、石油焦,就變成我們的空氣汙染。這都是我們應該要反對的。

--------
國家地理頻道【洪水來臨前】BEFORE THE FLOOD /2016
狀況很明顯,我們已不住在第一幅畫的伊甸園淨土裡,我們現在身在第二幅畫裡,波西將它稱為【洪水來臨前的人類】,而最後一幅是焦炭漆黑的天空、殘破不堪的星球,問題是我們能及時改變路徑嗎?
很多人對這議題有點困惑,事實清晰無比,冰層融化、地球暖化、海平面上升那都是事實,與其覺得天阿沒希望了,應該說: ''好,找到問題了! ''。一切都還有希望!

相關連結
搜尋:洪水來臨前
IMDB

Popu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