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 Delft 經驗分享

前進荷蘭!探究台夫特建築學院
念書有那麼好玩嗎?為何要跑到荷蘭再攻博士?來聽聽家瑞前進荷蘭一窺台夫特科大建築學院,探討未來媒體如何操控人類而人類又要如何掙脫,透過參數化的概念,建構一個公用空間,甚至還可以和不同系的學生跨領域完成一項原比例的互動建築。除了課程外,逛二手市集挖掘創意小物、在酒吧熱情的討論足球,他們生活型態的背後又有什麼內涵可以探索?

TU Delft 台夫特科技大學 張家瑞

影片文案紀錄 :
前進荷蘭
念書有那麼好玩嗎?為何要跑到荷蘭攻博士?家瑞(Gary)因為想要教書的關係,必須拿到博士學位,所以現在在TU Delft(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攻讀建築博士,也就是超身體實驗室(Hyperbody),探討未來媒體如何操控人類和人類如何掙脫此束縛。在美國UCLA完成碩士後,又以語言、文化、設計環境、旅遊為由到荷蘭進修。

一窺台夫特科技大學建築學院
台夫特科技大學(TU Delft)是荷蘭歷史悠久的理工大學,在建築學院中排名第6位,以工業設計及建築為台灣人所熟知,著名的作品SENZ,以附近風大常吹垮東西為出發點創作出的傘;還有建築界的風雲人物Winy Mass,同時也是MVRDV主持人,在學校進行天馬行空的建築設計吸引國際學生慕名而來。其中超身體實驗室由ONL事務所設計主持人Kas Oosterhuis所擁有,主要探討互動、參數化、數位製造、虛擬空間等議題,另有兩位指導教授帶領碩士課程。歷年作品則有:Muscle Tower研究可變性建築;Interactive Curtain可感應開啟的牆面;Interactive Wall人/物的互動及回饋;Protospace3.0以參數化的概念,利用由簡至繁的光暈效果設計互動式地板。而家瑞自身的論文Hypercell,研究生物如何從細胞發展成身體物件,並與環境互動與適應。在碩士課程規畫方面分為四大部分,首先大學課程「Minor」可以與機械、生物、設計系等學生跨領域完成互動設計;而碩士課程「MsC1」開始建構基本能力及小空間的設計,會學習到參數化技術及戶動設計的概念;「MsC2」則注重原比例的建築構成,去年開始採用機器手臂切割材料做出單體,建構一個公用空間。「MsC3+4」就是畢業設計,以都市涵構轉換為建築,並以觸群的概念進行設計,最後以圖面、動畫、模型的方式展現。除了設計課程外,還有Media + Architectural Study的課程,學習互動設計相關理論及技術。家瑞也在這提醒大家英文很重要!以寫作為例,不管在碩士還是博士都會用到。

美國VS歐洲面面觀
除了幣值不同外,歐洲人特愛足球,常常一群人在酒吧裡討論球賽。從生活面來說,看得出歐洲對設計的重視,常常可以在二手市集中可以找到有趣和創意的東西。另外,歐洲的歷史比美國長遠,可以從歷史事件、生活型態探討背後的文化涵養。也因為這些過程,讓他感覺變得有氣質,還可以聽懂多國英文。

Popular Posts